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Journal of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 Terahertz radiation has many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it useful for noninvasive mail inspection. Whil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mail...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海关监管部门对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能力,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加速通关效率,构建进口酒类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基于调查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风险矩阵获得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到各级指标风险值,同时模型引入动态调节因子,最终实现对具体批次进口酒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我国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检测项目中甲醇风险值最高(82.917),纳他霉素风险值最低(52.083)。结论 模型可根据进口酒类总体风险等级和检测项目风险值大小输出推荐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化合物,其中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三甘醇辛酸癸酸酯和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等4个化合物是有意添加物,亚油酸甲酯和1, 2-双-(4-羧基-苯甲酰基)-乙烷是非有意添加物。检出的化合物均未在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出,是未被允许使用的化学物质。依据毒理学关注阈值法评估所检出的化合物均为Cramer Ⅰ类物质,结合膳食暴露条件评估它们的暴露量大大低于安全暴露阈值1.8 mg/人/d,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有效考察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迁移风险。方法 建立测定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在水、酸性、含乙醇、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624(60 m×250 μm×1.4 μm)毛细管柱对迁移实验后的3种物质进行组分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检测。结果 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色谱分离效果较好,在0.005~0.05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当添加量为0.005、0.01和0.02 mg/kg时,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08%,相对标准偏差(n=6)为0.0%~9.0%,均低于1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的半挥发性污染物分布和地域差异性。方法本文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MS)非靶向筛查不同区域rPET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质(SVOC),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探索区域间的差异、关键差异物质和影响因素。结果 北方地区和广东地区的rPET分别检出260和90种SVOCs;1,1’-[1,2-乙二酰双(氧基)]双苯和壬醛二甲基缩醛均是检出频率最高的物质;OPLS-DA结果证明广东地区和北方地区的rPET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C2YU M为0.98,QC2YUM为0.932)。关键差异物质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一烷和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结论 添加剂、其他废塑料的降解产物以及香精香料残留等因素是导致rPET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间rPET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半挥发性有机物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rPET的来源进行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和重大实践,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应对塑料垃圾污染的关键举措之一。概述了欧盟和美国对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管理举措,总结了鼓励政策和标准化的推进为可再生塑料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详细地分析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面临的挑战,如污染物迁移、满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等。从立法、市场监管、安全评估等多视角讨论并作出相关建议与展望,不仅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对再生塑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管控举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尖晶石型锰酸锂由于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且成本低廉,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锰溶解所导致的循环性能衰退是锰酸锂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温度的升高,锰溶解加剧,因而电池在高温条件下衰退更加严重。将硼酸锂包覆于锰酸锂表面,可以抑制锰的溶解。通过高能球磨的方法可将硼酸锂均匀地包覆于锰酸锂表面。X射线衍射与电化学阻抗表征结果表明,硼酸锂不会引起锰酸锂结构的变化和电池阻抗的增加。通过对界面转移电阻的研究发现,硼酸锂包覆量超过2%(质量分数)时电池的极化会增加,因此将硼酸锂的最佳包覆量控制在2%。相比于未经包覆的锰酸锂,经包覆的锰酸锂不论是对锂半电池还是对石墨全电池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尤其是在60 ℃下的循环性能大大改善。软包全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08 W·h/L,1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到94.7%。通过硼酸锂包覆可有效抑制锰酸锂的锰溶解,改善其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摩擦行为对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和欧洲委员会决议CM/Res(2013)9(以下简称欧标)规定方法,检测长期使用过和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的迁移水平,迁移试验条件分别为4%乙酸中煮沸30 min后室温放置24 h和5 g/L柠檬酸中100℃下浸泡2 h。参考GB/T 32095.2—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2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振动耐磨方法,研究动态摩擦对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以上方法金属迁移量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结果采用欧标方法,5份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铅(Pb)第1次迁移量高于定量限,而全新不锈钢制品均低于定量限。采用国标方法,80%(4/5)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的第1次迁移试验中铬(Cr)的迁移量超过定量限,远高于全新不锈钢制品(20%,1/5)。3次动态摩擦试验后Cr和镍(Ni)迁移达到平衡。结论国标的迁移试验体系比欧标对不锈钢中Cr元素提取能力强。摩擦行为促进不锈钢的腐蚀和金属元素迁移,长期使用后的不锈钢制品与全新制品比较,Pd和Cr元素的迁移水平更高,但均不存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文芳  杨波  彭小坡  张双红  黄国家 《表面技术》2021,50(3):141-148, 157
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导电性、机械性及导热性,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作为特殊的功能填料,在导电防腐涂料领域得到广泛研究.首先,简要概述了石墨烯的结构特点,特殊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石墨烯作填料能够利用优异的导电性及片层结构,提升涂料的导电性及防腐蚀性.其次,针对石墨烯在导电涂料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添加助剂以及氧化石墨烯功能化改性解决石墨烯的分散性,适量的添加量是影响导电涂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复合材料能够减少石墨烯添加量并产生协同作用,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溶液混合法、熔融共混法、原位聚合法.然后,阐述了石墨烯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竞争机理认为掺杂型导电涂料的导电性是由导电通路、隧道效应、场发射三者竞争的结果,结合导电模型分析了导电机理.最后,对石墨烯导电涂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从石墨烯的分散方法、机理研究、制备工艺等方向,提出了石墨烯在导电涂料领域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0.
Cardboard-like off-odour in yoghurt can negatively impact consumer acceptability. Herein,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analyse off-odorants in yoghurt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f 56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dentified, 8 were active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cardboard-like off-odour, including 2, 2-dimethyl-propanoic acid and 3-methyl-2-pentanone, which were newly identified in yoghurt. Hexanol and hexanal were found to be indicators of quality deterioration. The off-odour may be caused by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during logistic activities. Overall, identifying off-odorants can help producers to determine which part of the yoghurt-producing process can be changed to avoid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